2022-09-05
“地鐵文化”早已從簡單的站臺裝飾向更優雅和藝術的公共文化空間邁進,一個小小的地鐵站愈來愈以其獨特的文化感染著整個城市,改變著城市的地下面貌。
在地鐵車站空間里設置人文景觀公共藝術品,不僅可以延續地上的文化,也是詮釋和宣傳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和城市風貌的“最佳窗口”。地鐵站周邊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也頻頻成為眾多市民的網紅打卡點。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細數國內最美的地鐵站,成都、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廣州……悉數上榜,帶你領略文化藝術的魅力。
成都地鐵站
成都地鐵西博城站自開站以來便擔負起了為西博城的展會盛宴迎賓送客的重任 。近日,西博城地鐵站E出口的景觀在社交媒體平臺火熱出圈。站外大片的綠色草坪和湖水仿佛走進莫奈花園一般的世界,藍天白云下,綠茵上流淌著繁花,野趣盎然,色彩斑斕,又有宮崎駿電影似的清新。 圖源小紅書@尤典辣 西博城地鐵站以“花園式車站”為概念,通過南北兩側的下沉式花園以及樞紐站的站廳平臺,實現中央公園南北向的貫通,以及樞紐站與重要設施的直接聯系。交通樞紐建筑與自然景觀資源完美的結合為一體,打造了舒適而輕松的綠色城市空間。 圖源:微博 @霸霸容忍你的小調皮 車站除了顏值高以外,還有更多的生態功能。據專家介紹室外場地與地鐵站廳有14米高差,為了周邊雨水不對站點造成淹沒,因此設置季節性雨水花園,既美觀好看,更有海綿城市的作用。 成都地鐵已經連續多年斬獲設計類獎項。尤其是青羊宮站、皇花園站、撫琴站、二江寺站……不僅人見人贊,還成了“大獎收割機”。 錦城大道站 錦城大道站《自然史詩》 將傳統版畫技法與當代造型風格相結合,把中國傳統的平面透視法與真實的空間體驗相結合,全方位呈現該車站所處的錦城湖及錦城公園區域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 青羊宮站 青羊宮站《道蘊蓉城》用自由飄逸的水墨動畫視頻勾畫出“窗含西嶺千秋雪”“問道青城山”“花重錦官城”的秀麗畫卷。 皇花園站 皇花園站《花重錦官城》主要借鑒中國傳統青綠山水畫和五代時期成都畫家黃荃“黃家富貴”的重彩畫風格創作畫卷。 二江寺站 二江寺站《鏈接》以二江寺古橋作為主體形象,運用獨具特色的二維半藝術造型手法,突出“二江寺”這一站名所凸顯的古今交集,再現了成都的古橋文化、商賈文化、碼頭文化、川西田園風光等。 撫琴站 撫琴站《鳳求凰》選取漢畫像磚圖案元素創作而成的漢代社會生活壁畫,用絢麗的LED動畫視頻和高潔的漢白玉浮雕壁畫相結合的方式,在70米的宏大畫卷中展現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識相戀、相離相思、相愛相守、鳳凰于飛”的偉大愛情故事。 北京地鐵站 今年7月,北京地鐵19號線一期全線貫通,是一條貫穿歷史與現代的歷史文脈線,穿越了元大都遺址、金中都城址范圍,涉及長椿寺遺址、牛街禮拜寺、齊白石故居等歷史文化遺存。 牡丹園地鐵站 @遇見北京 牛街地鐵站 @遇見北京 19號線一期設計以“薈萃京華”為主題,此次開通的4站中,景風門站的站內設計傳承舊時金中都景風門、明清兩朝右安門古都風貌和傳統文化。 新宮站 @遇見北京 憑借高顏值的站臺以及堪比飛機的商務座,19號線一開通就引得市民紛紛打卡,不僅舒適度提高,更放大了空間,一改擁擠狀況。 商務座椅&漸變座椅 @遇見北京 有人說北京最美的要屬平安里站,打哪兒都是老北京元素:古畫作隔、剪紙貼柱,還有琳瑯滿目的天燈,熱鬧得像元宵燈會一樣。 平安里站 @第二亞當 也有人力撐牛街站,站內的一幅盡顯少數民族風情的文化墻堪稱萬眾矚目,拱頂設計與民族花紋天磚也讓人目不轉睛。 牛街站 @第二亞當 除了這“奪魁”的二者,16、19號線還有各種或可愛童趣,或清新典雅的站臺。景風門站的站內傳統的風箏造型以及夢幻的紙飛機,將古代壁畫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 景風門站 @第二亞當 太平橋站周邊既有北京多所名校,又有金融街,這也是該站將古代絲綢之路的金融歷史映刻于站內的藝術設計之中的緣由。
上海地鐵站
上海15號線吳中路站被譽為“魔都賽博朋克地鐵站”。清爽明亮的灰藍色被定為地鐵站整體色調,巨大的拱形設計無限延伸,走在拱形的地鐵通道中,猶如打開了時空之門,科技感滿滿。 @建筑師的非建筑 兩側弧形70多米的墻面,還特地設置了高低交錯的黃浦江兩岸風景,站在中間,仿佛置身賽博朋克風的上海折疊城市。 比鄰千年古剎龍華寺,龍華地鐵站的站內設計延續著古寺的佛教韻味,禪意十足。站內布置了一墻大型陶瓷壁畫《龍華鐘鼓》,陶瓷與傳統編鐘相結合,色彩搭配古色古香,可謂點睛之筆。 今年夏天,軌交3、4號線延安西路站登上微博熱搜,整座車站被周邊的盎然綠意所環繞,自帶天然的消暑清涼氛圍感,在地鐵即將到站時,看著由遠到近從高架軌道駛入的列車,就好像是從林間開過來似的,頗有幾分電影中場景的感覺。 @上觀新聞 上海有什么一出站就能看到“?!钡牡胤絾??軌交16號線滴水湖站不會讓你失望。從滴水湖地鐵站1號口和2號口之間的下沉式廣場的扶手梯上來,長長的電梯慢慢地上行,在電梯最后一段沒入地面的瞬間,你會看見一片蔚藍,隨之映入眼簾的就是滴水湖如海般遼闊的湖面,令人在酷暑中感到心情舒暢。 @上觀新聞 國際客運中心站讓你在地鐵站里也能看到絕美星空頂。閃爍的弧形吊頂上復刻了絕美的12星座圖,在動態間變幻閃爍,時不時還有流星劃過,極具浪漫情調。 長風公園地鐵站天花板以波浪為元素設計出來的裝置,正好呼應長風公園地名的由來“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宛如蜿蜒流動的河水,動感十足。
武漢地鐵站
武漢地鐵,是名副其實的穹頂之下的世界。它的最大特色,體現在各個與眾不同的天花板設計。 省農科院站、螃蟹岬站、黃浦路站 @瑞十三 武漢商務區站被認為是“武漢最美地鐵站”,車站以“璀璨星河”為主題,整體以藍紫色為基調,頂飾與壁飾渾然一體,給人一種漫步在星河中的感覺。 商務區站 @瑞十三 珞雄路站以拱形元素打造車站空間形態站廳內的上空,一只只五彩的蝴蝶在空中,微風經過,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珞雄路站@瑞十三 徐家棚站乍一看十分硬朗科幻風,卻藏著“風吹蘆花蕩”的閑情逸致,站在自動步行步道環顧四周仿佛置身江灘蘆花花田,給人一種置身在江灘蘆花花田中的感覺。 徐家棚站 @瑞十三 最震撼的漢正街站,與地鐵站常見的鐵質圍欄不同,漢正街站的圍欄、指示牌均采用木質結構,站內仿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就如同邂逅了老漢口的舊時光,四周的壁畫展現的是明清時期的漢正街集市,老漢口有名的汪玉霞、老天寶銀樓,店鋪與牌匾都在這里被重現。 漢正街站 @瑞十三 除了入地,武漢地鐵也出名在能“上天”。去年年底開通的16號線,可以在春天觀賞到壯麗的油菜花海,轉過頭看另一側的江景,讓人覺得好像身處于《千與千尋》的水上列車。 16號線小軍山至沌口站路段 @島島
西安地鐵站
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古城,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內涵。一直以來,西安地鐵因其“一站一景”的精美的巨幅文化墻、古今相融的車站裝修與細節設計精致的展示了西安這座城市的歷史,今日和未來,被稱為國內最有特色的城市地鐵。 東長安街站文化墻提煉了漢畫像磚、畫像石中典型的文化元素,描繪了漢代農業、手工業、宴飲等出行場景,還原了西漢社會的文化風貌。 航天東路《追夢飛天》畫面中以敦煌飛天為創作靈感,抽象化處理“飛天”與宇宙星空。整體的背景色以不同明度的藍色為主色調和橘色相撞,很有層次感。 大唐芙蓉園站《芙蓉賞燈》以芙蓉園游園賞燈為創作主題描繪長安城中盛裝華服的麗人結伴賞燈游園的場景,而且畫面背景中融入芙蓉園的建筑來突出該站點的文化特色。 大明宮站呈現的是萬國朝賀主題,將各國使臣及大唐禮賓官員向畫面中央匯聚,形成了大唐盛世對外交流的開放與包容,人物細節刻畫栩栩如生。 大雁塔站《雁塔秀色》畫面中將描繪了以雁塔為核心的景區,將雁塔禪院、芙蓉園景等文化元素運用起來,呈現出詩情畫意的四季美景。 另一塊文化墻是以玄奘西行至印度取經作為主要表現內容,結合大雁塔、泰姬陵等地標性建筑為畫面核心點展示。
廣州地鐵站
作為一座水運發達的城市,廣州地鐵最著名的地鐵站,當屬“廣州第一座海邊地鐵站”南沙客運港站。墻面以藍色為色調,營造出大海的感覺,天花上的燈飾設計為流線型,一眼望去仿佛無數雪白的海鷗迎著風翔集于海面。大寶船,寓意“寶船起航”,整個車站打造出富有“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意境。 @Nissangeniss 具有科技感又有豪華感的番禺廣場站,是眾多網友的“網紅打卡圣地”。整個站廳設計全是科技感十足,中庭的升降機用巨型led包裹,發著光的炫彩波形幕頂,還有許多科技感十足的小設計,稱它為新一屆地鐵“顏值擔當”也不為過。 它里面竟然還有一個小型圖書館,可以讓每位乘客在此休息時借書閱讀。 天河公園站星空主題外形讓人印象深刻。站廳上方的白熾燈連成一片?!拔宕笮乔颉贝A⒃谡緩d之中,其中懸掛了4000閃片的開放式客服中心最為搶眼。 @Mandy-Shum 如今,地鐵站不再僅僅是交通工具的樞紐站,更多的是在地鐵站融入各地特色文化藝術的底蘊與內涵,讓地鐵站變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特色的地標。事實證明,當地鐵站被賦予當地的文化特色并經創意設計改造之后,著實可以成為城市中的旅游打卡景點之一。
文章素材來源 InsDaily、陜西新聞廣播、中建西南院等,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